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在学习中要善于发现有意义的问题,然后着手展开,发现一个好的问题本身就说明研究的水平不一般,说明你提出的问题是别人没有考虑到的,是比较值得研究的问题。基于这种问题导向,积极的搜索相关的资料,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多探究一下事情的真相,这样的一种问题意识的养成会使你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对事物有见解的思维方式,也会逐渐在你的脑海中形成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你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
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中一定要时时刻刻有一种问题意识。问题意识使你处处留心养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就是勤于思考一些东西。我们所说的问题意识,它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析、概括、还包括学生的比较、想象、推理、抽象能力,但是要形成问题意识不是那么简单的一天或一个星期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个持久训练培养的过程。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科学课堂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场所,学生通过问题意识不断创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分析
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时代进步的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创造力。科学教学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找出它们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通过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和探究解决问题,来达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的目的。孩子的好奇心小学期间最重,对待各种天然景象的发生最感兴趣。小学科学教学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简单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自然,对自然形成正确的认知。可以启迪孩子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孩子对自然探究的兴趣和广泛的思考,拓展孩子的思维。众所周知,在中国式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课堂基本上是以老师为主体传授知识面面俱到,学生被动接收,长期以往学生失去的思考的空间,逐渐变得不想提问,不喜欢提问,不肯提问,然后就导致不提问了。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从旁协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动能性,还学生一个民主课堂。所以首先需要我们教师要有一个问题意识,并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才能培养学生养成问题意识。
二、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张白纸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无时无刻都在更新对自然的认识。即便他们在还没有接触自然科学这一门课时,因为日常学习生活经历的累积,他们通过对于世界上的自然景物、气象变化也会在心中有着自己的认识。虽然这个认识并不一定准确,但它是孩子们自己思考后的结果。我们可以合理地使用这些结果,鼓励学生思考。比如说,在学习《蜗牛》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在雨后看到花坛,草地上会有很多蜗牛,让学生对蜗牛的生活习性产生研究的兴趣。老师就可以趁机抓住这个契机提问学生:“你们了解蜗牛是以什么为食的吗?”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蜗牛吃树叶。”有点学生会说:“蜗牛是吃菜叶”。这个时候老师再告诉学生,蜗牛能吃的东西很多,菜叶、草、树叶、水果皮,花朵、果实等,这样他们就能够记得非常牢固了。
三、营造敢问、爱问的学习环境
科学教学就是提出质疑的学科。然而学生在提问时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心理、语言、知识积累的影响,学生在站起来之前会害怕因为回答得不好令老师失望、被同学取笑,或者是不懂得该如何去表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学生不敢提问,羞于提问。我们老师应该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对等的方式像朋友一样交流,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下,互动学习,在课堂上添加一点有趣的东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老师不能总是机械直白地问学生:你还有哪个地方不懂,明不明白等这类无效问题。应当用肯定的眼神、鼓励的目光等无声语言的激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当学生大胆质疑,不管是对还是错,都应该得到表扬,其他学生认为只要提问题老师就表扬下次我也提问题 ,老师再慢慢地指导怎样问问题,这样就形成一股喜欢问问题的风气,无形中减轻学生的心理恐惧问题,既能开拓思维又能理清思路。
四、互动教学,培养问题习惯
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多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学生养成爱问的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科学教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不断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反复地实验操作解决疑问,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但在课堂上过分强调教师而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自顾自地讲授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了发挥出主导作用,有点不劳而获的感觉,失去了科学教学的意义。并且大多都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被动的回答没有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这样的教学流于形式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懂得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设定一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有疑问可以问。有时,当学生认为自己已经会了没有问题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换角色,提出关键问题,或分组合作,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回答对方问题后深入挖掘,然后通过实验或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五、注重评价,激励学生问问题
学生提问后,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所以老师的评价是能够起到鼓励学生继续探究的作用。同时让同学们深入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目的所在,重视评价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一个学生评价学生,老师评价学生的学习体系,使学生积极提问踊跃发言。一方面,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让质疑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另一方面,在课堂上,我们继续寻找知识的每个点的内部关系更加清晰的分析问题,可以让学生对 科学有进一步的了解。老师在评价时不能流于形式因评价而评价,要体现学生的特色,要适度表扬符合实际情况,以防止学生沾沾自喜而得意忘形,但也不能太严肃了,学生会有压力,真诚地称赞,更能驱使学生思考,下次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比如说“你这个想法真了不起”,“你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真棒!这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虽然,你提的问题很奇特,但是很有创新性”等等。
“善于发现问题是的小学科学教学之心”,是现在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不能提出问题的科学课是无效的教学活动。 老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当做重中之重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东方番村小学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