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小学生减负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导向,更需要扎根一线的管理者、教师的竭尽全力的创新和改变,以其自上而下的等待,不如自下而上的击破觉醒。管理者对抗熵增,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自发性改变、升级认知水平;大胆创新课程和课堂。扎实有效促进减负,从自身做起。
关键词:中小学生减负 创新 升维 熵减 自下而上
中小学生减负在2020年两会调查中再次成为民生热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108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中小学生松绑减负的提案》,提案中提出:转变社会育才观念、建立多元考评体系、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体育权重等。孩子的身心健康、减负已经无关一所学校、一个区域,而是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对此我作为学校一线的教学管理者,有一些思考。
一、管理者对抗熵增。
熵增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事物发展的自然倾向,都是从有序走向无序,熵增通向无序;只有熵减通向有序和新生。封闭系统就会熵增,做许多都是无用功,最坚固的堡垒(熵增)要从内部打破,即学生减负并不是要从外部击破,而是可以从内部击破,如:学校的教务管理者首先要自我击破,怎么办呢?开放,以学生为中心。笔者作为学校教务管理者,深有感触,管理要开放,多以学生为中心去思考谋划学校教务管理细节,切实为学生减负开路,精于细节,成于细节。这对管理者自身的学习力要求很高,需要不断提升,紧跟国家教育、创新教育走向,突破舒适区。走向专业化教育管理,去经验管理和一层不变。
二、教师自下而上谋出路。
自上而下是指国家权威部门发起的改革来改变当前教育,自下而上是指由一线教师自觉改变从而影响到教育大环境的改变。最近几年“减负”成为每年两会的教育热点,国家教育大环境而言,作为发展中国家在逐步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当前素质教育可见是一条艰难的路,但是一线的教师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实际场景。正如刘希娅校长提到,上级部门可以给予教师少部分的权利(当然需要权衡可取性),如:课程开发、假期自主安排等等。但如果没有自上而下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怎么做?笔者认为一线教师仍然可以自下而上的为学生减负谋出路。
(一)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是一颗心撼动另一颗心的过程,心需要人,教育本质上也是人与人的互动,笔者一直认为建立健康、尊重、良性的师生关系是一切问题的起源,学生减负的那根指挥棒,许多时候就是一线的老师。
(二)觉察修炼教育初心。爱教育、懂教育的人才能管好教育。一线的教育者在越来越纷繁吵闹的教育场域要有能静下心来感知学生点滴的觉察力,爱教育和懂教育的人也务必会为学生身心健康和未来几经考虑。
三、教师升级思维。
学生减负的实现必须是教师的优化,而教师的工作减负一方面可以从教育相关部门减少非教学相关的行政检查事务,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升级思维。目前,教师的专业性良莠不齐,教师主要面对家长、学生、同事三类人群,教师的思维认知广度不够,显现狭窄,建议教师多看非教育专业的书籍,增加对哲学、文学、历史的阅读,升维认知加强学科教学结构化思考,对于学科教学整合大有利处,越真正优秀的老师,学科教学将更高效,学生减负是可以缓解部分的。故而优化师资一直是教育相关部门在大力推行的,然而笔者认为继续教育亦或培训是一个方面,还可以有以下思考。
(一)学科教师每年或每学期进行学科知识、技能、基础常识测试考核,纳入教师年终评比,以此倒逼教师升维以及加强备课的实效性,增强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迭代和与时俱进,学校去”唯成绩”的评价体制,将学生减负纳入常态评价,激发教师重回专业性和社会尊严。
(二)学校成立读书会,促进教师升级思维,建立平台,我校今年四月创建的首届阅读营更是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成立专门的”学生减负”研究小组,促进学生减负工作有效的改进和推行。
四、课程、课堂创新。
课程、课堂改革促进学科知识整合和教学,更有利学生的学,目前社会发展、信息更新迭代太快,学生学情变化多样,课堂和课程创新发展是一条必选之路,将大大促进学生减负的落实,根据目前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师知识授予方式不感兴趣居多,单一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进而引发课堂无效,学生学业时间耗失,教学成绩更赖于大量的题海战术和量的积累。加强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和使用,课程的研究符合学生学情、社会现象,这些都需要教师们对课程和课堂的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向课堂要高效。一节课的高效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学生负担多来源于学科知识的长时间累计的无助感和教学成绩的压力,故而课堂创新也将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尤其调动学生小组合作,激发同伴学习,降低学生学业负担。
(二)向课程要创新整合。加强跨学科教学的探究和创新,笔者认为学生有超强的学习力和模仿力,只差一个杠杆,这个杠杆便是创新。如:美术课可以与语文课整合部分内容,李善友教授曾讲:创新就是未来!没有创新将脱离学生,智能时代来临必将重构内耗的学习场域。
以上是笔者就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就学生学习最关键的相关人(老师、学校)进行思考(国家层面、家校层面暂不在思考内),提出了以上四个方向:管理者对抗熵增,增强活力;教师自下而上自谋学生减负的出路;教师升级思维认知,多阅读和学习;创新课程和课堂。虽然以上均是当前或近年一直在交流的话题,但我仍然相信学生减负还是可以从学校内部击破,然后找到合适的出路,真正为学生课业减负作出一点力量,笔者也相信,做一切我们可以做的,学生减负的路在脚下,但前方如何走下去,需要教师自身内在的教育信念和笃定。
[参考文献]
[1]华为大学.《熵减》华为活力之源 .2019年.第21-23页
[2]任一林、曹淼.《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形成合力》.人民网.2019年8月
[3]《专访|吴志明委员:中小学生“减负”的根本在于指挥棒》.澎湃新闻.5月27日
[4]《108名委员提案,中小学生如何减负》.管见参考.5月27日
东方番村小学
兴耀东方品牌教育集团